“规范治疗高水准,护理到位暖人心,家属感恩送锦旗,传递爱心诉真情。”
——题记
7月7日,上海医大医院心内三病区收到一面印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鎏金大字的锦旗。这是90岁高龄患者陈奶奶国外儿子委托邻居苏先生送给我院心内三科杨主任团队的,感谢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亲人般的关爱成功救治病危的母亲。
“慢性心衰急性发作、肾衰、冠心病、房颤、胸腔大量积液、左股骨粗隆间骨折、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这是陈奶奶入院前在上海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时的诊断结果。护工告诉笔者,当时医院已经给家属下了病危通知书。尽管如此,陈奶奶的儿子还是不愿意放弃母亲的生命。抱着最后一丝希望,6月14日在苏先生和护工的帮助下,陈奶奶静点滴呼吸兴奋剂,泵着心衰药物,由120转院到上海医大医院接受治疗。
据心内科杨主任回忆,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呈叹气样呼吸,全身重度浮肿,血压只有65/32mmHg,心衰,肾衰,肺部感染,如果不积极抢救,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而失去生命。考虑到陈奶奶年纪大,杨主任和张护士长立即决定采取措施,纠正心衰、升压、改善低氧血症、维持水电平衡等一系列药物治疗,经过复杂紧张的救治,陈奶奶的病情得到初步控制!
照顾陈奶奶的阿姨反映,陈奶奶的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后,杨主任依旧不放心。每天早上,到病区第一件事一定是先看危重的陈奶奶,晚上临睡前,也一定要看了陈奶奶之后才放心回去睡觉。张护士长回忆有次凌晨一两点,老太太病情突然加重,咳血很严重。杨主任和大家赶到立即为老太太止血。因为老太太90岁高龄,身上的血管十分脆弱,建立静脉通道十分困难。最后在杨主任的建议下选择头皮静脉作为抢救通道,为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二十多天的精心治疗,现在陈奶奶病情明显好转,每天还会对着医护人员微笑。
苏先生告诉笔者,他是老太太楼上的邻居,她儿子出国后全权委托自己照顾年迈的母亲。老太太从其他医院下病危通知书到现在一步步好转,离不开医大医院杨主任和护理团队的辛勤付出和无微不至地照顾。
这些苏先生是全部看在眼里,并随时上传视频给国外的儿子、儿媳,让他们实时了解近况。随着陈奶奶病情的逐渐好转,远在国外的儿子对医大医院的杨主任团队感谢之情难以言表。于是,他特地委托苏先生为心内三区杨主任团队制定锦旗,衷心感谢他们用仁心仁术挽救母亲的生命。苏先生还告诉笔者:“医护人员把老太太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精心照顾。医大医院环境优美、安静,很适合老太太静养治疗。”
杨主任团队用精湛的医术、暖暖的爱心、不厌其烦的耐心,让多次被下病危通知书的陈奶奶病情奇迹般好转。陈奶奶的护工阿姨告诉笔者:“现在老太太可以简单交流,早上还可以吃一点稀饭或面包。相比之前,精神好了很多!”
当下,医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医大人在开拓革新的路上一直以精湛医术和热忱的爱心竭诚为患者服务。杨主任团队正是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尊重,才创造了陈奶奶转危为安的心内科奇迹。图片:由心内科和苏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