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81岁的赵奶奶被确诊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在上海医大医院接受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无需开刀就置换了主动脉瓣,避免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带来的风险。这是由葛均波院士成功指导,我院顺利完成的首例高难度TAVR心脏介入手术,标志着在结构心脏病微创临床治疗上的新突破。
主动脉瓣狭窄,造成心脏血流“塞车”
据患者回忆,自己反复胸闷气促50余年,半个月前开始感到极度不舒服,走路后出现气促不适,夜间容易咳嗽、难以平卧。
经心脏超声、心脏CTA等详细检查,患者被确诊为“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重度),高血压病,冠心病”。
上海医大医院心内科徐东进主任介绍,患者之所以感到不适,主要是因为缩窄的主动脉瓣口已经严重阻碍心脏血流的通过,导致全身主要器官供血不足。
以微创取代开胸,创口仅有针眼大小
由于患者年纪大,入院时检查出心脏功能已严重下降,手术难度和风险极高。经过葛均波院士团队(周达新教授、潘文志教授)及我院心脏中心团队的反复讨论,为患者制定了TAVR的微创治疗方案。
葛均波院士介绍:TAVR主要利用微创经皮方式治疗主动脉瓣患者,医生在患者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将人工瓣膜压缩至导管,经由股动脉等入路,输送至主动脉瓣环位置替代原来病变瓣膜。
TAVR专家团队保驾护航,手术顺利完成
TAVR心脏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由于需要高技术门槛、多学科协作,且对团队的临床经验、技术能力、整体配合等要求严苛,目前只有少数医院能开展。
在充分准备下,10月8日,葛均波院士团队与上海医大医院心脏中心团队携手合作,选择股动脉穿刺入路,通过充分预扩张克服了瓣膜的严重钙化,顺利将主动脉瓣准确释放到位。
手术耗时不到2个小时。术后患者状态良好,为其解除了持续数年的病痛。
TAVR手术难度大,要求高,是目前心血管界公认的高精尖技术,只有少数医院能够开展,是衡量一个医院软实力的硬指标。
此次TAVR心脏介入手术在上海医大医院的顺利开展,是我院与多学科联合会诊(MDT)的再一次成功,促进了所在地区复杂重症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推动了医院高水平建设的步伐,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