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找到您了!终于完成母亲的夙愿!谢谢您,挽救了一个家庭 !”见到救命恩人,医大超声医学科王医生激动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段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寻恩之旅”终于圆梦,这是发生在上海医大医院的感人一幕。
王医生与肖教授合影
时隔48年王医生终于找到她母亲的救命恩人,那个在心里一直默念了几十年的名字“肖明第”。那年她16岁,正在上中学。母亲45岁,深受病痛折磨,直到母亲去世时依旧叮嘱她一定要找到救命恩人......
那么,48年前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素未谋面的“肖明第”到底是谁?又是什么原因让王医生走上医学之路?
1974年,在那个医疗条件还不发达的年代,王医生的母亲因身体原因,常年卧床不起。在多次检查无果后,通过好友介绍,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求医。检查结果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而且是多个缺损,最大的缺损面达2公分,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全家得知这个消息,心急如焚。彼时,阜外医院的肖明第教授是心脏病专家,技术精湛。这让王医生一家,看到了希望。
了解情况后,肖教授决定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保护下为王医生母亲行心脏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这个手术在那个年代是难度较高的一种手术,需要打开胸腔,让心脏停止跳动,修补缺损,然后恢复心脏跳动。通过肖教授的治疗,术后仅半年时间,母亲就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之后,当王医生一家想去感谢肖教授救命之恩时,可惜当时他已离开北京阜外医院。
时值医大医院9.28院庆之际,也许是命中注定,寻求48年的恩人终于在茫茫人海中出现......在翻看医大周年庆图集时,照片上“肖明第”这三个字让王医生的手变得颤抖起来,她激动地欢呼:“我终于找到救命恩人了!”现在,两人又在同一家医院工作,这是多么的幸运!
见到肖明第教授,王医生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流下激动的泪水,“肖教授,您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母亲在世时经常跟我提起您,直到2016年她临终时,还不忘嘱咐我一定要找到您,感谢救命之恩!”近半个世纪过去,时隔多年,完成万余例心脏手术的82岁高龄肖教授对当时的情形已记不太清。他表示,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自己的职责也是本分!
父母已经离世,对王医生来说是遗憾,但她能找到母亲的救命恩人,又是莫大的幸福。当年母亲身患重疾,王医生体会到疾病带给母亲甚至整个家庭的痛苦,肖明第教授帮助母亲恢复健康,她当时就立志以后要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
王医生对肖教授的感恩之情永远不会落幕,正如他们紧握的双手,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和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今后,王医生与肖教授一起在医大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一个治病救人不求回报,一个始终心怀感恩之心。或许,我们无从体会医患生命过往里的每一个时刻,但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谢、一个个开心的笑容、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证明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