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癌之王”痛苦万分,医大肿瘤科“个体化治疗”为患者带来希望

2024-06-30

年过六旬的周阿姨(化名)和胰腺癌“抗争”已经一年之久,长时间的病痛的折磨和寻医未果让她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在我院肿瘤科专业医师团队“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指导帮助下,周阿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康复。


微信图片_20240808092246.jpg


“我感觉天都塌了”

一年前,周阿姨在毫无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了腹部疼痛的症状,起初她并未在意,以为是受凉或者消化不良。随着时间推移,腹痛的情况越发严重,且伴有明显血糖波动。在家人的陪同下,周阿姨前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为“胰腺恶性肿瘤”。“得知是胰腺癌的时候,我感觉天都塌了,我第一反应是等于‘判刑’了。”周阿姨回忆。


“最为昏暗的一段时光”

期间,周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辗转沪上多家知名医院问诊,经历了常规方案治疗,但以失败告终,只能依靠玛咖类止疼药“续命”。生命希望的渺茫和长期的病痛折磨一点点将周阿姨对生活的热情消磨殆尽,她开始自暴自弃。“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时间真是我们全家最为昏暗的一段时光,太折磨人了。”周阿姨的先生如是说。


“看到了生的希望”

几经辗转,周阿姨的家人了解到上海医大医院有许多成功救治与康复的经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来到医院肿瘤科问诊。科室主任医师孙逸武热情接待了周阿姨一家,详细了解周阿姨病因病情并为她做了详细的检查,整个过程专业毕现。温暖的话语让周阿姨及家人吞下一颗“定心丸”。“孙主任让我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周阿姨说道。


微信图片_20240808092256.png


“幸亏遇到了一位好医生”

为了给患者以新生,我院肿瘤科联合多学科团队根据周阿姨的检查报告及过往病史做了详细评估,孙逸武主任为其“量体裁衣”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周阿姨便停服止疼药,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非常有生活质量地度过了半年。“说实话,本来我自己都不抱什么希望了,现在能这么好,幸亏遇到孙主任这位好医生!”周阿姨笑着说。


微信图片_20240808092259.png


“个体化治疗”

带来信心和希望

得益于多年的肿瘤研究经历及临床治疗经验,今后,上海医大医院肿瘤科将继续依托理论联系实践,根据临床病理、分子机制以及个体体质制定适合患者的化疗方案,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为更多患者带来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