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肛瘘微创手术真的可以不痛,陈少明主任的微创技术真的厉害,让我恢复很快,更重要的是术后真的不痛。技术高的医生就是不一样!
在上海医大医院的患者中,不乏一些来自全球各地在沪工作的外籍患者。近日,医大肛肠科为一名来自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外籍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体验。患者对医大的整个医疗服务十分满意,称医大就是“未来的理想医院”。康复后,他冒着酷暑特地前来,向肛肠科陈少明主任敬赠了锦旗。
这面锦旗上的“医术精湛 妙手回春”,正是对陈主任医术的高度赞扬。而“感谢医生 锦旗致敬”,则表达了他深深的感激和敬意。外籍患者的这份敬赠,更是让这份感激之情跨越了国界,显得尤为珍贵。
一颗赤诚心,一双灵巧手,搭起医患沟通桥梁
“陈主任不仅技术好,而且非常细心。他耐心地为我们画图讲解病情,让我们这种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的人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这种专业与细心的态度,让我对治疗充满了信心。”患者说。
35岁外籍肛瘘患者C先生,因为肛周持续有灼烧感疼痛影响工作,近期在太太的陪同下,来到医大肛肠科就诊。陈少明主任为其做了详细检查后,发现其肛周红肿流脓,得的是复杂性肛瘘,建议他尽快手术治疗。
“医生,我不明白肛瘘是什么?这个也要做手术吗?”C先生太太不解地问到。
感受到患者及家属的焦虑,陈主任亲切地表示:“我给你画,你就明白了......”
为了能缓和C先生及太太的焦虑紧张,也为了让其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病情,陈主任拿出了纸笔,用画作详细地解读着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肛瘘微创手术原理。
他一边画图一边解释:
“你看,这就是肛瘘的内口和盲端,还有瘘道的外口。我的微创手术就是通过这些位置,精准地处理病灶,让你恢复得更快,而且术后疼痛小......”
通过这样的方式,陈主任不仅消除了他们对未知疾病及手术风险的恐惧,还让他们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在陈少明教授的临床生涯中,他不仅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信赖,更在学术研究上不断突破,为肛肠外科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肛瘘的治疗上,他的见解独到,经验丰富。
正如由陈教授主编的《现代肛管肠瘘治疗学》这部权威著作中所提出的“痔久治不瘥变瘘”这一瘘的防治准则,此观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证,极大地指导了肛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他与放射科的医师们紧密合作,共同探索,首次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成功摄取到了肛瘘内口和肛瘘盲端不同平面的机理照片,最终找到了复杂性肛瘘发生机理的密码。
这一突破性的珍贵成果,为复杂性瘘管疾病的准确诊断与有效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核心在于,通过关闭肛瘘内口即可实现肛瘘的彻底治愈,这一发现极大地简化了复杂性肛瘘的治疗过程。无论肛瘘病情多么复杂,只需关闭内口即可达到治愈目的。这标志着世界性外科难题——复杂性肛管直肠瘘的攻克,其治疗堡垒终被突破!
一抹关怀情,颗颗治愈心,温馨服务燃起医疗温度
“花园式的环境,还有专业的跑道,住院期间下来走走对康复很好......让住院患者不会感到沉闷,医大真是未来的理想医院。”C先生的太太说。
从入院检查、手术治疗,到康复出院,C先生还特别提及了手术前麻醉医师的贴心问候,住院医师对其住院期间的关怀。此外,宽敞明亮的病房、干净整洁的走廊、绿意盎然的花园,都让他仿佛置身于家中。
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住院的患者来说,这样的环境有助于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促进康复进程。此外,医大还有对外籍患者一对一的陪诊服务,化解异国语言的沟通障碍,助力就诊......这一切国际化的就医体验对他而言,医疗不再仅仅是治愈疾病,更是心灵的抚慰与健康生活的延续。
“他们总是面带微笑,医生每次查房都耐心地询问我的感受,即使生活上的问题也会为我积极解决。这种如家人般的关怀,让我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感到非常安心。”C先生激动地说。
以卓越技术与人文关怀,共筑国际健康殿堂
上海医大医院,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诠释着医疗的新高度——不仅仅致力于用高超技术治愈疾病,更注重用细致入微的服务温暖人心,让医疗之旅充满温度与光明。
展望未来,上海医大医院将继续以“技术立品牌,服务创口碑”为宗旨,努力成为一座国际视野下的温馨医疗殿堂,以卓越的医疗技术与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守护全球患者每一份生命的尊严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