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入“心”领域,我院开展新一代脉冲消融房颤手术

2024-08-09

在心脏内“放置”一个超高压超短脉冲电场,通过瞬间的“放电”就可以完成一台手术,这在此前看似很难实现的创新技术,如今已成为了现实。

近日,我院心脏中心心内科徐东进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位房颤患者完成“心脏脉冲电场消融术,整个手术过程仅用时30分钟。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良好,未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已于近日痊愈出院。


微信图片_20240828133044.jpg


案例故事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易造成突发卒中和心衰,被称作“安静的杀手”。来自江苏如皋的七旬老太阿兰(化名)已被房颤折磨长达8年之久,期间频繁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气喘心慌等症状,起初一直以为是劳累所致,在当地医院就诊病休息调理后仍不见好转,这让家人对其身体状况尤为担忧。

由于近期病发尤为频繁,在家人的陪同下,阿兰慕名来到上海医大医院心脏中心就诊。心内科徐东进主任接诊后,初步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根据患者诊断情况并结合过往病史,徐东进主任带领心内科专家团队进行了充分评估,最终决定采用“全身麻醉下行经导管心脏脉冲电场消融术”这一创新技术手段进行治疗。

手术由徐东进主任亲自操作,迅捷的导管到位、精准的消融……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细腻的精湛技术,整个治疗过程行云流水,耗时仅半个小时便完成消融,随后徐东进主任耐心观察,直至电生理检查确认肺静脉完全电隔离,也宣告着手术顺利完成。


微信图片_20240828133054.jpg


“脉”入“心”领域

“对于房颤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开展房颤导管消融手术一直是临床的难点之一。”徐东进主任介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房颤介入手术是射频消融术,但射频消融对术者导管操作技术要求非常高,还存在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过程中患者痛觉明显、可能对邻近的食管等组织造成潜在损伤等不足。

“而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该技术通过精确的脉冲电场作用于心房组织,从而消除房颤病灶,恢复心房的正常节律。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会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将大幅提高。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无疑为广大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徐东进主任表示。


微信图片_20240828133057.jpg


为群众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阿兰是我院首位心房颤动脉冲电场消融术的患者,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心脏中心专业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严谨操作,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顺利康复。临床上,团队的实力不仅体现在手术操作上,更体现在对疾病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治疗方案的制定上。通过细致的病情分析和精心的治疗计划,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全力保障每一位患者都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今后,上海医大医院心脏中心将继续加强心血管专病建设工作,进一步在房颤诊断、药物治疗、抗凝药物应用、手术治疗和长期管理等房颤规范化治疗方面探索创新,以专业的医疗和优质的服务,更好地为群众健康事业添砖加瓦。